大埔三育中學初中學生於九月份參加了全球最高認可的初中英語測試的TOEFL® Junior™ 考試,所有同學均獲佳績,有部份考生更考取最高榮譽;校長和老師都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很榮幸請到學校校長余昌寧、英文科主任葉鳳萍和四位優異考生為大家分享TOEFL® Junior™ 考試的重點及應試技巧。
 |
大埔三育中學在校長余昌寧領導下,打造校園國際化環境,非常成功!
|
|
掌握全球先機的語言,與世界接軌
學校讓初中學生參與TOEFL® Junior™ 全球最高認可的初中英語測試,主要是令同學從小去認識什麼是國際考試,強化同學的國際視野、提昇競爭力。余校長指出:「現今香港教育制式下,往往受本地課程限制,學生尤如井底之蛙。故此,學校要求老師在教學上必須加入國際元素,如英、美式的語文教授等。此外,大埔育三育中學與許多美國的學校有密切的聯繫,希望透過TOEFL® Junior™ 考試來評估本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及與美國的學生作比較。英文科老師詳細研究學生的成績報告,找出學生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未來英文科的教學方向作出適切的調整。我們計劃在下學期推行拔尖課程予優異的同學,TOEFL® Junior™考試成績將會是甄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
|
良好的英語環境,助學生考取好成績
英文科主任葉鳳萍說:「考生是初中級別的學生,結果出來的平均分是與外國高中入學指標要求相等。TOEFL® Junior™ 的滿分為900分。如中三級同學,他們大多能考取850以上,即等同於外國高中的 grade 9程度。在美國,英文為當地學生的母語;在香港,英文為第二語言。因此,我校同學能有此成績,我和校長感到十分高興。TOEFL® Junior™ 考試能直接學校英文科的教學課程,能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達到國際標準。」
「學生在應考TOEFL® Junior™ 前沒有特別的準備,考獲佳績全賴學生及老師平日付出的努力。校長和老師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我們由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新加坡等地聘請多位外籍英語教師,目的是要讓學生習慣聆聽不同的英語口音,即使日後與不同國籍的人士交談也可以應付自如。我認為TOEFL® Junior™ 的考試內容同樣多元化,能全面評估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生必須能夠理解在校內常接觸的話題及上課內容才能在TOEFL® Junior™ 考試取得佳績。」葉老師補充。
|
 |
學生在TOEFL® Junior™考取佳績,葉鳳萍主任引以為傲。
|
|
多閱讀課外書,多看外國電影和劇集
四位考獲850分(滿分900)同學均表示,TOEFL® Junior™考試內容比校內試艱深,是次能考取好成績,全賴學校一直提供良好的英語環境,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運用英語。閱讀英文課外書,亦是同學增進英語的方法。考生黃詠瑤同學表示:「父母獲悉我在TOEFL® Junior™考試取得好成績後,給予更多零用錢作購買英文書籍和練習以示鼓勵。」另外,考獲最高榮譽的中一級學生麥儉茵,於TOEFL® Junior™考試成績報告顯示,她的語文能力達中三級水評。麥儉茵說:「多看外國電影和劇集,均可提升英語聆聽能力。」
|
|
大埔三育中學受訪學生(左起):黃詠瑤, 譚詩穎, Aaron De Guzman, 麥儉茵 |
|
其他同學認為參與是次TOEFL® Junior™考試可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英語能力。中一級譚詩穎同學考獲TOEFL® Junior™ 885分,她希望日後可在新加坡升讀大學,攻讀法律系,幫助基層市民。達到855分的另一位中一級Aaron De Guzman同學希望日後修讀醫科。他明白醫科的入學要求相當高,TOEFL® Junior™ 的成績報告可幫助他調整日後學習方向,為升讀大學作準備。
TOEFL® JuniorTM 考試形式
TOEFL® Junior™ 考試是TOEFL英語能力測驗家族中一項獨特的測驗產品。ETS研發大學程度的TOEFL iBT考試作為學術英語能力的全球性評量標準,而TOEFL® Junior™考試則是一項更適合身處英語教學環境中的年輕學子所使用的評量工具。這項考試評量考生在三個關鍵層面上的英語能力:
項目 |
TOEFL® JuniorTM 聽力考試 |
TOEFL® JuniorTM 文法考試 |
TOEFL® JuniorTM 閱讀考試 |
形式 |
35-40分鐘, 紙筆考試 |
25分鐘, 紙筆考試 |
50分鐘, 紙筆考試 |
問題種類 |
42題選擇題 |
42題選擇題 |
42題選擇題 |
考試地點 |
在指定的考試中心或 貴校場地進行 |
在指定的考試中心或 貴校場地進行 |
在指定的考試中心或 貴校場地進行 |
評分 |
分數範圍由200至300是評量考生理解人際上、課業上、學術上基本言談之能力 |
分數範圍由200至300是評量考生是否掌握關鍵的語言能力,例如對文章中文法與詞彙之認知 |
分數範圍由200至300是評量考生閱讀和理解學術與非學術內容文章之能力 |